走在大姚县昙华乡麻秸房村的公路上,沿路堆放的松包绝对令您震撼。上百袋松包码列整齐,堆出了一条“松子路”,一个个松包在阳光下散发出大自然的清香,来往的村民络绎不绝,拨壳机“嗡嗡嗡”的声音与村民的笑声交织着。
“松子路”
华山松,常绿乔木,属松科类,生长在海拔1600米—3000米地带。树干可割取树脂,针叶可提炼芳香油,球果可作家用燃料,种子可直接食用,华山松可谓全身是宝。昙华乡麻秸房村、菜西拉村、子米地村海拔高,年平均气温10℃,是华山松的最佳生长地,结出来的松包个大饱满,松子清脆香甜,深受市场喜爱。 “我从19岁开始做松子生意,到如今已经好几个年头了。以前村子里连吃饱饭都成问题,如今家家户户的松林每年都大丰收,每家最少有1万元进钱包,日子都越过越好了。”松包收购大户李忠学兴奋地说,公路旁的松包都是他今年收购的成果。李忠学今年从村子里以1.5元/kg收购松包200吨,通过赚取松包加工到松子的差价来获益。10kg松包能剥出松子1kg,李忠学以批发价22元/kg把松子装袋后运往昆明工厂销售,10kg松包就有7元的净利润,除去人工成本后今年他净赚8万元左右。
李学忠在收购松包。 “我们看到很多外地老板来李忠学家看松子,就知道他今年钱包又鼓了”驻村队员小杨乐呵呵的说。但别看现在李忠学风光,其实李忠学家几年前也是贫困户,李忠学所在的麻秸房村更是昙华乡的深度贫困村,一块难啃的贫困硬骨头。昙华乡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,该乡党委、政府始终坚持贯彻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算好“绿色账”,打好“绿色牌”,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,奖励扶持群众种植华山松。“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,我乡聘请61名生态护林员,实行轮换巡山制度,防止乱砍乱伐,控制火灾的发生。此外加大培训和宣传教育力度,坚持科学采果、成熟采收,依法打击乱砍滥伐行为。”该乡党委书记车宜刚谈起华山松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视。
村民在给松包剥壳。 如今,华山松产业不仅成功让李忠学走上脱贫致富路,也让麻秸房村实现脱贫退出,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。华山松更成为了昙华乡的一大脱贫支撑产业,2019年该乡种植华山松总面积达3.8万亩,产值达500万元。大自然的松包走进了村民的钱包,走出了一条“绿色脱贫路”。 |
关于网站 | 网站声明 | 工作样证 | 制度规范 | 法规政策 | 人员查询 | | ||||
热线:18087801618 投稿邮箱:2298696279@qq.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86200004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华 夏 法 治 网 版 权 所 有 ,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◎ copy; 2023-2028 HXFZW.NET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|